小動物步態(tài)分析儀通過精確記錄和分析小動物行走時的步態(tài)特征,研究人員能夠深入了解疾病機制及藥物療效。然而,為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正確使用
小動物步態(tài)分析儀至關重要。

一、前期準備
1、環(huán)境設置
在進行實驗前,確保實驗室環(huán)境安靜且溫度、濕度適宜,避免外界因素干擾小動物的行為表現(xiàn)。理想的室溫應保持在20-25°C之間,相對濕度控制在40%-60%。
2、設備校準
定期進行校準,特別是高速攝像系統(tǒng)和壓力感應平臺。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說明書進行詳細的操作,確保所有傳感器和攝像頭都能正常工作并提供準確的數據。
3、樣本選擇與適應
選擇健康狀況一致的小動物作為實驗對象,并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它們適應新環(huán)境。通常建議提前幾天將動物安置在實驗室內,以減少應激反應。
二、實驗操作流程
1、動物訓練
對于初次參與實驗的小動物,可以進行簡單的訓練,使其熟悉步道和實驗環(huán)境。例如,可以在步道上放置食物獎勵,鼓勵動物自然地走過步道。
2、正確引導
在正式測試過程中,輕輕引導小動物進入步道,避免強行推拉造成不必要的壓力或傷害。確保動物能夠平穩(wěn)地從起點走到終點,盡量減少中途停頓或回頭的情況。
3、多角度拍攝
使用多個高速攝像頭從不同角度同步拍攝小動物的步態(tài)動作,確保捕捉到信息。調整攝像頭的角度和高度,使畫面覆蓋整個步道范圍。
三、數據分析與處理
1、數據導入
實驗結束后,將采集到的視頻文件和壓力數據導入配套的分析軟件中。確保文件格式兼容,避免因格式不匹配導致數據丟失或損壞。
2、參數提取
利用軟件自動識別并跟蹤小動物的每一個步伐,提取關鍵參數如步幅長度、步頻、支撐相時間等。對于復雜的步態(tài)模式,還可以手動調整識別區(qū)域,提高數據準確性。
3、結果解讀
根據實驗目的對比不同組別或不同時間點的數據變化,生成圖表和報告。注意排除異常值的影響,并結合其他生理指標綜合分析實驗結果。